2021年9月至11月,在水科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2021YJ05)的資助下,營口增殖實驗站漁業資源環境調查團隊在遼河口鄰近海域,重點開展了漁業資源種類、分布、群落結構、多樣性及環境理化因子等方面的調查監測工作,順利完成了秋季野外調查任務。調查團隊在遼河口海域設置6個調查站點,共進行了5個航次的海上調查,采用底拖網方式進行逐月定點捕撈,對魚、蝦、蟹、貝等水生生物的群落結構和多樣性進行動態采樣監測,并利用溫鹽深...
4月12日晚,營口站炮臺基地2021年度凡納濱對蝦淡化標粗工作,在蒙蒙的春雨中拉開了序幕。本年度淡化標粗工作從4月12日正式開始,預計6月中旬左右結束。本次蝦苗運輸量約為1500萬尾,炮臺基地全員參加。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蝦苗直到半夜1點左右才到達炮臺基地,同志們不畏風雨,堅守崗位,圓滿完成了本次接苗任務。本次接苗任務的圓滿完成,標志著本年度凡納濱對蝦淡化標粗工作順利開始,炮臺基地全體職工將秉承“科研為本,....
針對營口地區遼河口海水水質特點,營口站從黃海水產研究所引進“黃育1號”脊尾白蝦親本,進行了新品種的生態適應性評價研究并取得了良好養殖效果。“黃育1號”是從2012年開始到2014年,經過連續6代的選育的脊尾白蝦新品種。在試驗過程中發現,脊尾白蝦“黃育1號”具有攝食能力強、耐鹽堿能力強、病害少、規格整齊、生長速度快等優良特性,說明了其對遼河口沿岸地區半咸水池塘水質條件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是一種前景廣闊的養殖新....
本項目以新品種“黃育1號”脊尾白蝦為研究對象,通過從黃海所引進“黃育1號”脊尾白蝦親本,結合我省養殖環境特點,進行新品種的生態適應性評價,根據生態適應性評價,建立以脊尾白蝦為主的海水池塘多營養層次生態養殖模式,并進行養殖示范,培育出適合我省養殖的脊尾白蝦新品系,并進行規模化擴繁及規模化養殖,從而推動我省脊尾白蝦養殖業的產業化發展。示范池塘15畝, 5月5日,報卵親蝦入池
毛蚶人工育苗與淺海養殖技術研究 2007年3月-2007年10月我站承擔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課題毛蚶人工育苗與淺海養殖技術研究。圓滿完成了此項目的研究工作,為進一步...
遼河口、江河口鰻魚苗資源調查 1989年開展《遼河口、江河口鰻魚苗資源調查》工作,為遼寧地區鰻苗生產進行了相應的研究...